高明寺珍藏的陳玉峰佛像畫。(資料照)〔記者林宜樟/嘉義報導〕嘉義縣百年古剎朴子正心山高明寺1922年創寺,為當地宗教重鎮,寺裡珍藏國寶彩繪大師陳玉峰七件佛像畫,已有67年歷史,被列為嘉義縣一般古物;因畫作年代久遠,廟方提出修復計畫,由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曾永寬師生及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修復師葉竑毅組成修復團隊,完成修復,廟方舉辦「陳玉峰佛像畫修復展」,將於明天(9日)下午2點在藝文展示室舉辦開幕茶會。高明寺僧侶早期使用卷軸類的佛像畫來舉行經懺法會佛事,陳玉峰為高明寺繪製的多幅畫作就是這類型的卷軸類佛像畫,完成於1958年;畫作屬於中國傳統工筆重彩畫範圍,主要用礦物的色粉、天然的顏料與水、膠調和後,用畫筆在紙、絹、麻或木板上作畫。請繼續往下閱讀…經過調研,陳玉峰畫作應有參考明清時代水陸畫特點,塑造的形象表情安靜慈祥,平易近人、用色明亮而艷麗,畫法工筆重彩的華麗與寫意的閒情平淡,到清代時風格延續明代,加入細膩的工筆重彩襯托出裝飾效果,背景處理追求更華麗的效果和飽滿的畫面,吸取文人畫法與採用水墨淡彩畫法,追求人物姿態的活潑與物體的動感,從高明寺的佛像畫作可看出時代融合的特色,因而被公告為一般古物「朴子高明寺陳玉峰佛像畫」。高明寺委託曾永寬團隊執行110-111年嘉義縣列冊追蹤文物朴子高明寺西方三聖佛像、陳玉峰佛像畫文物調查研究計畫,佛像畫有7件,為釋迦牟尼佛(主尊)、藥師佛、阿彌陀佛(左脇侍)、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尊者及伽藍尊者;畫作原閒置於庫房,後來被高明寺蔡宏二董事(時任總幹事)整理庫房時發現,重新裝裱,固定掛在後殿二樓壁上。由於畫作保存環境因處於頂樓,溫度及溼度偏高,材質老化較快速,也易有生物性危害,如黴菌孢子會附著於紙上並在高溫高濕下滋生繁殖,導致褐斑、黴斑等漬痕,畫作材質為紙質纖維類易受空氣中的相對濕度高低影響而吸收水份,紙質文物長久置於溫、濕度過高的環境,易引起水解反應而導致纖維素劣化如褪色、黃化、脆化、變形、破損與開裂。去年6月起進行維護修復計畫,已完成修復與驗收,為讓民眾一睹大師作品,高明寺舉辦修復展,邀請民眾見證結合藝術、歷史與修復技藝的文化盛宴。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