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從被竊取商業機密,到對半導體發出的關稅威脅,對台積電(2330)來說,是個漫長的1週。(彭博資料照)高佳菁/核稿編輯〔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彭博》報導,從被竊取商業機密,到川普對半導體發出的關稅威脅,對台積電(2330)來說,是個漫長的1週。但報導表示,雖然這看似正在削弱台灣的「矽盾」,但其實並不會「崩塌」,間諜活動和關稅並無法玷污台積電的「王冠」。報導指出,近日台積電被爆出員工竊取機密,並流向日本東京威力科創,這能看出台積電的地位非常重要,導致人人都想從它的技術中分1杯羹。請繼續往下閱讀…另外再竊取技術消息出現不到1天時間,美國總統川普又宣布,擬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不過由於台積電已有承諾在美國投資,因此極大機率可以避免掉最新的關稅。不過川普卻在受訪時,透露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投資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8.9兆元),打造全球最大工廠。此話一出引發不少熱議,因為先前台積電只承諾,投資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4.9兆元)。《彭博》分析,川普可能有發現,對台積電徵收新的高額關稅,將對美國科技野心造成打擊。輝達、蘋果等美國本土巨頭,是美國維持領先地位的重要核心,但這些企業同時也是台積電的大客戶。而重要的是,新的關稅恐對川普今年稍早宣布的「星際之門」人工智慧(AI)基礎設施計畫造成不利影響,該計畫依賴數十萬塊先進晶片。但台積電在美國斥資數十億美元的擴張計劃,在台灣也引起討論,一些人希望台積電將核心技術留在台灣,以防範北京方面的潛在攻擊。但報導表示,值得一提的是,在對抗中國方面,台積電和矽谷是站在同一邊的。不過,報導也表示,關稅或許並非該公司最大的困擾,潛在的企業間諜活動才是現在重點。此事正根據台灣的國家安全法進行調查,並有可能演變成更廣泛的地緣政治爭端。目前,洩密的範圍、肇事者和動機尚未揭露。但台積電表示,由於台積公司建立全面及完備的監控機制,得以及早發現,台積公司已對涉事違規人員進行嚴厲懲處,並已採取相關法律行動。報導表示,要取得較先進晶片製程生產的關鍵技術,可能需要耗費數百億美元的研發成本,還有其他原因,因此導致很少有公司能夠嘗試這一點。即使擁有研發知識,仍然需要在製造工廠和工裝設備上進行大量投資,並且要獲得規模化競爭所需的訓練有素的工程師,因此資源非常有限。台灣和台積電花了數十年時間打造這一基礎,各國和各公司雖已投入數十億美元,試圖打破台積電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壟斷地位,但台積電這些得來不易的成果,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被複製,目前也尚無有明確的捷徑,可以超越台積電的主導地位。報導指出,台積電第2季3奈米製程的營收占比為24%,且台積電的新一代製程的需求也已經很高,預計今年稍晚投入生產。而事實證明,這樣的技術優勢,不僅對台積電的業務至關重要,它還透過所謂的「半導體外交」賦予了台灣政府影響力。這次潛在的洩密事件,《彭博》呼籲,台灣政府應該要依法進行調查並做出全面回應,以震懾未來任何類似企圖。報導總結,從歷史來看,技術機密和壟斷很難長期維持。目前,台積電在全球AI淘金熱中大展身手,即使是關稅威脅和間諜活動,也無法玷污它的霸主地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來源:自由時報